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出全域效益

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出全域效益

2021-08-24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日前,广西公布了最新的一批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桂林市、钦州市获得第三批“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称号,桂林市全州县、桂林市临桂区、柳州市柳北区、钦州市浦北县、南宁市武鸣区等5个县(市、区)获得第四批“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自广西等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资金的投入,紧抓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共管全域旅游发展环境等全域旅游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取得了“全域效益”。

“世界级旅游城市应该要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要有沟通世界的交通网络,有特色而包容的城市文化,有较高的游客满意度,旅游产业景气相对比较稳定。”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表示,为了坚持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坚持高起点引领,加快塑造“山、水、城、文”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和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努力建设高品质城市。

全州县建立“县、乡、村、企业”四级联创机制,强化文化和旅游部门的综合协调功能,构建与市场监管、公安、工商等多部门联合的执法机制,形成全县通力配合的工作合力。

在开展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各创建单位以“旅游 ”“ 旅游”为抓手,充分融合文化、党建、农业、体育、康养、特色小镇等,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近年来,武鸣区发挥旅游业带一产、强二产、优三产的优势,以“旅游 ”为路径发展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特色小镇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走出了一条“以三月三歌圩文化为品牌,以都市休闲度假、山地森林康养和乡村振兴示范为内容”的“1 3”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近年来,钦州市大力招商,引进了总投资约520亿元的一批文化和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文化、体育、农业、林业、水利、海洋等资源,在品牌创建、节庆活动和脱贫攻坚中体现融合发展,成功创建了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森林人家等一批品牌,推出了11条特色旅游线路及8条红色旅游线路,打造了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仪式、钦州蚝情节、2018年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钦州公开赛等品牌子节庆和赛事,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遍布城乡,有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就业与收入。

桂林市大力实施“ 旅游”战略,推进交通运输、农业、工业、体育、健康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印象•刘三姐》、王城东巷·逍遥楼文化休闲旅游街区、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全州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桂林千古情、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等文化和旅游精品获得市场青睐。

在开展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广西各地因地制宜,深挖特色、敢想敢试,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探索了许多新举措,形成许多好的经验和机制。

旅游要发展,用地必须保障。桂林市率先在全国实施了旅游产业用地改革,制定了旅游产业用地的“31条”政策措施。临桂区作为改革试点核心区,探索了旅游用地分类管理、农村集体参与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形成了“临桂经验”。2015年底出台的《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就吸纳了桂林及临桂改革试点中的经验。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同意将“31条”在全区20多个特色旅游名县和创建县中推广运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全域旅游促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创建单位开拓创新,突出特色,优化服务,围绕促融合、创精品、优环境、增活力、拓市场,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工作,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总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