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文创产品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旅游文创产品传承红色精神

2021-08-23

来源:梧州日报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打造红色文创,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下,让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教育,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承 创新”的方式大力开发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

近年来,一批文创设计师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深入理解红色精神内涵,寻找红色文化与大众需求的对接点,力求以红色文创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文创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红色文创产品吸引观众驻足挑选;北京鲁迅博物馆旁的鲁博书屋内,以“新青年”为主题设计的帆布袋、笔记本、徽章等赢得年轻人青睐;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北侧的“一大文创”商店中,馆方与沪上老字号品牌联名推出的食品,成为市民和游客的首选……如今,打卡红色地标蔚然成风,与之相关的红色文创也日益受到大家欢迎。

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不仅要深挖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厚重精神,还应该结合当下文化消费的趋势,将文创产品的形态多样化,拉近红色文化与当代手中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更好的理解红色文化,并愿意去使用这些红色文创产品。

为使大众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革命先烈保家卫国之情,传递爱与和平的信念,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推出“最可爱的人”搪瓷杯。这款基于抗美援朝历史实物设计的红色文创,以特有的怀旧设计铭记“最可爱的人”,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深圳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系列”文创产品,则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日常生活用品中提炼设计元素,并使其重新融入当代生活。比如,“春天的故事”磁带形充电宝、“时间效率”万年历等,以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赋予红色文创情感价值、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

在很多红色文创设计中,更多红色文化基因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出生动独具特色的风貌,将红色文化体验与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人们可以在这里通过阅读书籍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红色历史。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展厅内,观众可以通过动手体验印刷《新青年》的经典封面,遥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一批兼具文化厚度、艺术高度和情感温度的红色文创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设计手法上,应尊重革命文化,树立正确的红色文化立场,设计上除了提取文化内涵,在打造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上,还可以进行风景、建筑元素的提取,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艺术性、装饰性和创意功能的产品,赋予其时尚、创新及艺术感。传承红色记忆,创新产品内容,让红色文化走得更远。

近年来,红色场馆的网络文创商店数量迅速增加,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购入心仪的红色文创产品。消费场景的转变,也折射出红色文创产品从旅游纪念品到日用品、艺术品、收藏品的转型。

在红色文创热潮中,“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面向青少年群体研发的产品占据相当比重。这些产品以不同形式,为青少年的成长增添了向上的力量。

匠心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抓住青少年的求知欲,以有意思的方式讲有意义的故事,是红色文创设计的要旨。近期,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历时两年推出的立体书,受到许多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翻开书页,一座座精巧的纸质建筑模型“拔地而起”,在讲述红色故事的同时,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历史场景,使红色文化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激发了青少年主动学习、探寻革命历史的兴趣。

青春视角讲述红色故事,实现情感共鸣。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青年英雄层出不穷。他们的革命故事,是滋养当代青年心灵的源头活水。配合“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北大二院旧址推出系列红色文创。其中,“致进步青年的一封信”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展开信纸仔细阅读。“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朱丝栏间,李大钊同志的崇高追求带给青年人强烈震撼。薄薄的信笺,因信仰的力量更显厚重。

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红色文创,是把红色基因融入文化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新路径。继续深耕红色资源、发挥设计力量、激活青春动能,红色文创定能焕发出更大活力。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