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乡村旅游走上致富之路
2021-08-20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古城区,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禹治水划分九州,青州为九州之一。不仅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近年来,青州市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全产业链,走出一条以乡村旅游大发展实现促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青州之路”。
青州古城区的范围预计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宋城;古南阳城区域内的南阳河观光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青州民居院落的一些门窗院落和建筑色彩等方面具有宋明时代的典型特征,整体简练隆重大气,而不失细腻。
城内现存古街巷上百条,包括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昭德古街,以及偶园街、卫街、东门大街、北门大街、参将府街等街巷,大部分街巷的名称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古老的青州城,街面都是一些条石铺就的,看上去斑驳温润、古朴沧桑,散发着一缕缕浓浓的古道热情。
青州市圣峪口村的村民付超在外务工多年,看到近几年青州旅游飞速发展,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但由于没有从事过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工作,他有点“心里没底”。后来,青州市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保障政策,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
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爱东介绍,为激发和调动村民参与旅游的热情,重视和提高乡村人口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参与程度,吸引城市精英、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青州市长期以来常态化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山东省旅游电商培训中心落户青州,全省乡村旅游电商培训班、潍坊市乡村旅游培训班多次在青州举办,累计培训人员近3万人次,培养了一批懂农业、懂旅游的新型农民,带动了农村人口的素质提升。同时,青州大力支持旅游科技下乡,建立乡村旅游专家智库或专业团队,为乡村基层单位和地区提供实用型技术、经营等方面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
青州市还先后出台了《青州市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意见》及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20多项单体规划,利用政策、资金支持,为发展乡村旅游注入源动力。
近年来,青州市把发展乡村旅游和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A级景区村庄建设,已有4个片区入选潍坊市乡村旅游集群片区,25个村庄成功创建为潍坊市A级景区村庄。以“厕所革命”和山东省乡村旅游“改厨改厕”工程为契机,组织乡村旅游经营户参与整改,提升农家乐厕所、厨房等基本卫生条件,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农宅农院,尽可能使用废弃宅基地和荒山、荒坡、滩涂等,把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开发起来,大力发展精品民宿。
目前,青州旅游已经形成了东部花卉休闲体验游、西南山区山地休闲生态游、中部古村风情民俗游、北部新农村体验游,农事体验、休闲采摘、花卉旅游、康养、研学、红色旅游等多元化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日益成熟,乡村旅游采摘园、休闲农场、乡村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随着乡村旅游遍地开花,越来越红火,为了让村民享受到乡村振兴的“红利”,青州市依靠合作模式创新,实现了乡村旅游促民增收。
青州金果果蔬专业合作社由清风峪天然水果采摘园牵头成立,接纳了120余户村民入社,并向十多个村庄的2000户农民免费提供全套果树管理技术。据统计,在青州采取类似“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已达60家,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青州市桐峪沟村融合乡村文化元素,积极发展相关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瞄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度假胜地目标,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地域特色 ,集合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功能,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借助九龙峪景区平台优势,组织村民利用庭院开展农产品加工制造,推出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购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