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加快文旅融合进程,打造文旅品牌
2021-08-18
来源:中国网
作为文旅大省,从去年开始,四川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全省确定了600多个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形成以项目为支撑、大抓文旅产业的新局面。去年,全省在建文旅项目完成投资2876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11550亿元、增长14.3%,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吸纳超过1000万人就业,累计带动100万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文旅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文旅深度融合、全域协同共兴的局面加快形成。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游客接待量在不断增长,年均增长19.3%,由2015年的406.5万人次增长到2020年的98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5年的17.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0.6亿元,年均增长44.6%。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创建成为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
位于四川北部广元市青川县之西北角,地处四川盆地北缘,龙门山西北侧,摩天岭南麓,北连甘肃省文县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邻绵阳市平武县,东南与四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接壤。森林覆盖率94.73℅,平均负氧离子含量:4890个/cm3。被中外专家誉为:“大熊猫的乐土”、“生命家园”“天然基因库”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
青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获中国国家旅游·劲旅奖2016年度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青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获中国国家旅游·劲旅奖2016年度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区,对于青川县来说文旅资源的优势形成了发展特色,实现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青川县文旅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推动了文旅融合高质量的发展,成功探索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旅游发展道路。青川县旅游经济快速增长,旅游业逐渐成为青川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建成现代农旅产业园、工旅融合示范园、文旅体示范基地、民俗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精品乡村旅游点、传统村落,开发唐家河科研游学精品线路,建成美食街区,品牌体系初步建立。创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1家;成功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包括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毛寨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四川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青川县青竹江四川首批河湖公园试点、青川白龙湖农业公园市级农业公园,青溪镇成功入选四川首批“熊猫生态小镇”;成功创建阴平村、张家村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出乡村旅游线路 8 条,现有农家乐30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 53 家,旅游扶贫惠民成果显著。
青川县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的营销机制,举办大熊猫国际旅游节、白龙湖搏鱼大赛、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欧美职业国际篮球对抗赛、国际职业拳击赛,青溪古城音乐节、群星演唱会等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地理中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和广告投放,利用两微一端、抖音进行新媒体营销;在2019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精彩亮相全域旅游青川元素;青川生态旅游宣传片免费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应邀出席第二届中国(天津)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向世界传递青川声音、展示青川魅力、发出青川邀请。2020年8月,四川县级综合传播力指数青川位居第1,“熊猫家园·青秀之川”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青川县坚定不移的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先后举办2017年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年会、2018年中国—东盟野生动物保护培训会、2019年第14届国际水獭研讨会等多项国际盛会,将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创建成为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高位推进国际知名研学交流活动的开展。
青川县将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文旅 ”“康养 ”, 提升文化、旅游、体育、广电等公共服务效能,做强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产业链,推进青川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带动乡村振兴,巩固和夯实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把青川建设成为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生态经济先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