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生态旅游县描绘全域旅游新蓝图
2021-08-11
来源:福建日报
2016年11月,德化县入选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成为全市第二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德化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突出陶瓷文化旅游和山水生态游憩两大主题,深化跨界融合,快速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做强旅游产业,做优旅游产品,做响旅游品牌,推动德化全域旅游,进一步提高世界瓷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德化现有石牛山、九仙山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龙谷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一大批旅游集镇、旅游特色村、露营公园、观光工厂,形成“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全域旅游格局。
德化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重要目标,深化跨界融合,快速有序的推进创建工作,做优旅游品牌,做响旅游品牌,推动德化全域旅游,进一步提高世界瓷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德化现有石牛山、九仙山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龙谷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一大批旅游集镇、旅游特色村、露营公园、观光工厂,形成“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全域旅游格局。
目前,全区旅游已成为德化除陶瓷业外的又一强势产业。数据显示,2019年,德化接待游客580.33万人次,旅游收入63.15亿元; 2020年,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为503万元和55亿元。 今年“五一”期间,德化文旅市场恢复强劲有序,石牛山旅游度假区、九仙山等核心景区 火爆,陶瓷文化体验之旅持续火热。 全县接待游客27.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9亿元,接待和门票收入创同期历史新高。
曾坂村位于德化县上涌镇的东北部,地处莲花峰山东麓,涌溪峡谷地带,自然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曾坂旧称仙苑,是一个传统的古村落。曾坂村现存“十八巷”古建筑群,古官道、古廊桥、古窑址、古水利设施、古堡、古寨、祠堂、庙宇、书院、地下交通站,以及名木古树等一大批历史遗迹。近年来,曾坂村着力打造有文化内涵又有观光休闲价值的特色村庄,打造成具有瓷都特色的“宏村”。
德化县立足深厚的陶瓷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山水风光,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海丝路上最具中国山水艺术特质的生态型休闲旅游目的地,“旅游 城市”,让城市成为旅游景点;“旅游 生态”,让生态成为金山银山;“旅游 文化”,让文化成为金字招牌的诸多亮点,展现了德化旅游发展路上的颜值和担当。
德化县拥有“六区两园” 8块“国”字号生态旅游品牌,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天然氧吧,荣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闽中屋脊”戴云山脉主峰(1856米)绵亘境内,森林覆盖率78.4%,居泉州市首位;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2017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第11位,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近期,德化县水口镇入选2020年福建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系我省首次评选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近年来,德化立足深厚的陶瓷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山水风光,铺开投资163亿元的76个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了以县城陶瓷文化为主体,石牛山、九仙山为两翼的‘凤凰展翅一体两翼’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在县委书记梁玉华介绍道。2016年,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把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按照“全域布局、全链支撑、全业融合、全位打造”的“大旅游”发展思路,积极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
做精“旅游 生态”。2016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绿色生态引领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海丝路上最具中国山水艺术特质的生态型休闲旅游目的地。2020年,德化县财政拨付1500万元,出台系列政策和实施方案,精心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美丽乡村、水美乡村、森林村庄;创建了石鼓村、有济村、碧坑村、曾坂村等一批德化版“绿野仙踪”,水口镇获评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潘祠村获评省级金牌旅游村。
“我们主动融入‘清新福建’建设大局,持续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把全域旅游打造成为德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和亮丽名片。”德化县有关领导表示。
德化县将各村融入特色乡村旅游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如国宝乡主打文旅养生、美湖镇以古樟树王闻名,桂阳乡力推“寨见桂湖”生态康养;在佛岭村回味记忆中的乡愁,在涌溪村可尽收水寨美景,在美湖镇可以深入研学旅游……独特的文化品牌打造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织密了德化全域旅游的“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