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智慧景区产品兴起,科技加速景区转型

四川:智慧景区产品兴起,科技加速景区转型

2021-0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下,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发展旅游市场,改变了单一的旅游方式,在智慧景区兴起的条件下,科技加速了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旅游文化、景点、大城市建设、城市旅游运营模式,并促使国人的旅游消费习惯慢慢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智慧旅游慢慢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促进景区的经济发展。

在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田博园举行的四川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一场沉浸式数字艺术展吸引众多旅游发展工作者观摩,让大家惊叹不已。会议强调,科技创新、数字化发展是景区转型的必由之路,智慧旅游方式在不断发生改变。

这场艺术展通过5G 全息MR的方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旅游体验空间,它是基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清宫兽谱》和《海错图》的基础策划开发的,兼顾文博、科普、历史、神话、沉浸、剧情、互动等多维度的特色。

本次大会以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提升景区管理服务品质、推动旅游度假区发展为主要目的。会议期间先后举行了曾家山生态康养度假产品和相关业态现场观摩活动以及参观体验汉王老街夜游活动、参观旅游景区“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展等系列活动。吸引来了四川全省旅游景区建设的最新成果、智慧景区建设的前沿产品。

展示区一个重要部分是旅游新科技展览,共有21家旅游新科技标杆型企业参展。另一部分是文创展区,收集了来自全省各旅游景区和文创联盟的精品文创。

在文创展区,阿坝州若尔盖景区带来20余种文创产品。“近两年,我们在若尔盖景区开发了‘吉祥娃娃’体验制作产品,非常受游客欢迎。我们也发现游客的需求不仅是带走一只‘吉祥娃娃’,大家也非常有兴趣参与制作。”若尔盖景区管理局宣传营销股股长泽斯基介绍。

在旅游新科技展览区,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为景区设计了一款客流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景区的人数和人群密度,比如游客数量超过一座桥的承载量,就会向景区游客中心发出警报。游客从哪里来,待多长时间,都可以通过运营商数据监测。

“我们这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景区的人数和人群密度,比如游客数量超过一座桥的承载量,就会向景区发出警报。”在旅游新科技展览区,来自成都的中科大旗向大家展示了客流监测平台的监测。“游客从哪里来,待多长时间,我们可以通过运营商数据监测到。”

“监测到的游客数据,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比如向避暑需求量大的地区进行精准化推介。”广元市曾家山景区党工委副书记杨波介绍,今年曾家山建立了旅游大数据中心,“游客可以通过一部手机游曾家山,吃住游购娱都可以通过手机预订,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游客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新产品、新技术,也有新业态。7月27日晚,在曾家镇汉王老街上空,3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夜幕下,无人机宛如颗颗繁星,先后组成“建党100周年”“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美丽朝天欢迎您”等大字以及安逸熊猫、三星堆青铜面具、中子铺细石器等图像。视觉震撼内心,游客纷纷仰望夜空,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妙而精彩的过程。

在中国新常态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做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点,已变成经济发展的新突破点,而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移动互联时期的来临,在我国旅游业进入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

“推进新场景新业态景区建设,加快智慧旅游景区打造,强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广元市朝天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王国章介绍,本次四川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上提出了科技创新、数字化发展是景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全省景区要尽快与“智游天府”平台连接,推动旅游景区智慧化转型升级。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