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引领文旅产业升级,更加“智能化”!

智慧旅游引领文旅产业升级,更加“智能化”!

2021-08-06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数字科技正在全面融入旅游产业。“互联网 ”正在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旅游产业需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科技与文旅产业相互赋能,成为传统观光经济向综合体验经济转型的有力支撑,文旅产业的智能化、智慧指数直接体现为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数。

文化旅游消费的优势不断释放,产业战略地位凸显,看起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智慧文旅,还需要在深度、广度、效度方面不断拓展和延伸。

在河北省部分景区,“云”旅游、沉浸式游乐项目等技术的应用,让游客在旅游中获得更有品质的体验。今年,河北省将继续丰富智慧旅游产品,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从一部手机游景区到线上看展览、线上看非遗,数字化发展为河北省文旅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坚持把握新机遇,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不仅是推动河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为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优化文化和旅游供给,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

优化文旅市场供给,更新消费模式。一方面,要打破时间空间局限,发展文旅产业新业态。基于互联网互联互通、便捷易得的特点,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搬上网络,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景区、景点等,探索“云观展”“云旅游”“云观影”“云演唱会”等模式,培育数字景区、线上阅读、智慧旅游、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等“线上文体游娱”新业态,不断升级文旅资源、文旅服务和文旅活动的数字化,增强大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与分享欲,拓宽数字旅游服务的广度。另一方面,要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沉浸式旅游消费模式。

推动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一是通过互联网、App、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提供实时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通过这些平台提供全面准确的河北旅游线路、特色景点、地方文化、特色饮食,景区实时游客承载量和游客人数、停车承载量及停车情况、道路交通情况等,帮助游客解决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需求,便利游客出游。二是依托数字技术推进景区智慧化。对标河北智慧旅游建设要求,支持4A级以上景区在出入口建设或升级闸机系统、票务系统,在游客集散中心、游客密集游览点、危险区域等重要场所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并按要求接入国家和市云平台。三是推广“惠游河北”,探索“一部手机游河北”项目。通过开发小程序、App等,整合旅游产品信息,为游客提供通过手机即可实现看实时直播、定制精品路线、买门票、刷脸入园、识别花草、语音导航、投诉退货等多场景功能的服务。

河北省新上线“乐游冀”(一部手机游河北)从优化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整合了河北省景区景点、公共文化场馆、旅游企业、旅游服务设施等百余类行业信息,共建设6大模块,28个子模块、66项服务类别,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综合服务,全面覆盖游客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打造河北智慧旅游新体验。

可以说,“智慧文旅”对文旅产业的发展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打破了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壁垒。在智慧平台上,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经营情况和游客诉求,经营者可以根据产品动态分析市场需求,消费者可以追溯商品、反馈诉求;同时快速提升地方的知名度,网红打卡点层出不穷。

文化旅游消费的优势不断释放,产业战略地位凸显,看起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智慧文旅,还需要在深度、广度、效度方面不断拓展和延伸。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