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的融合加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08-02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旅游消费成为消费型经济、富足型社会、移居生活形态的重要表征。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移动性的增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旅游已毫无争议地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由社会生活的非必需品变成必需品。传统的旅游发展只是社会部分群体的贵族消费,如今旅游已经发展为社会几乎所有群体的大众消费。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旅游消费的规模,还是旅游消费的质量;无论是旅游消费的理念,还是旅游消费的形式;无论是旅游消费的广度,还是旅游消费的深度都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这种消费需求变化,适应这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全域旅游应时而生,以一种更深内涵、更高质量、更远目标的模式来统领未来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旅游发展几十年来积累的顽疾也越发严重。旅游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低效阶段,旅游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旅游市场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资源有待活化、旅游业态有待创新、旅游管理有待细化、旅游政策制度有待完善;旅游社会发展处于普遍素质偏低的阶段,旅游者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升、旅游社区居民包容心理还有待增强、旅游专业审美教育还有待推进;旅游政治发展处于整体地位不高的阶段,管理的体制机制束缚亟待解除。
全域旅游提出:要发挥产业优势,通过对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这些是对我国旅游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现有不足的全面反思和系统总结,是我国旅游改革创新、转型提质发展的必然要求。
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表示:“世界级旅游城市应该要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要有沟通世界的交通网络,有特色而包容的城市文化,有较高的游客满意度,有高位稳定的旅游产业景气。”他道出了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出发点——坚持高起点规划引领,加快塑造“山、水、城、文”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和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努力建设高品质城市。
广西自开展创建示范区工作以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共建共管共享全域旅游发展环境等全域旅游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桂林一样的是广西各地为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产业融合,提高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全域旅游”创建取得了“全域效益”。
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积极推动“文化 旅游”发展,以“旅游 ”为路径发展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特色小镇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充分融合文化、农业、党建、体育、康养、特色小镇等要素产业,连点成线、织线成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以旅游者的需求变化为导向的,其内在动力在于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升级,旅游方式与旅游类型的多样化决定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旅游产业还是融入的相关产业要想赢得竞争,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只有不断集成其他产业的要素和功能,通过相融产业价值链的解构、整合与优化,来对文化资源进行生产与再生产,才能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对文化资产进行有效的传承、开发、利用、激活与增值J,从而使融合各方在分享日益扩大的旅游客源市场的同时,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获得规模经济和协同经济效应,使融合后的文化旅游产业表现出价值的最大化、资源的创新化、产品的多样化和业态的提升化。
广西围绕促融合、创精品、优环境、增活力、拓市场,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工作,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总目标作出积极贡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旅游产业融合能够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交叉,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大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也提高了旅游业的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