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培育乡村旅游业态多元融合发展

贵州:培育乡村旅游业态多元融合发展

2021-07-28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多年来,贵州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作为“三块长板”打造,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描绘出山水林田湖草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贵州画卷,用乡村生态旅游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实现了人民富、生活美的美好愿景。

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资源、资金、人力向贵州乡村涌入,贵州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被盘活成助农增收的“富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质量大幅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逐步实现从“观光”到“休闲”,从“农家乐”简单模式向“休闲度假”体验模式转变。

凭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不断培育多元化旅游形态,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既能实现产业兴旺,又能实现生态宜居,充分发掘自然风光、乡村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旅游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甲良镇全力推进“农旅”“茶旅”“文旅”多元融合发展,助推旅游产业化升级。为了应对旅游市场的变化,旅游需求从自然观光转向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在乡村住下来,体验农事劳作、体验乡野生活。

甲良镇提供农旅观光、采摘等游玩项目,为了拓宽“旅游+农业”的产业链条,在周边规划民宿点,培育新型农家乐,将双江现代农业体验园、益觉田园综合体、阳凤农业观光园等特色农旅资源进行串联,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品牌。

积极创新山地农业发展载体,以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主线,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推进特色小镇、农业综合体、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等建设,建成了兴仁薏品田园小镇、普安茶源小镇、册亨香蕉小镇、龙头山农业综合体等一批农旅一体景区、景点,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要充分发挥当地生态环境优势,重点在“生态宜居”上下功夫,发挥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做好做强乡村旅游发展。在促进农旅发展时,调整确立了以传统农业为基、苗族文化为魂、特色旅游业为形的农文旅“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

“回到花茂村之后,有种叶落归根的感觉。”五年的返乡创业历程,让遵义市播州区花茂人家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张胜迪对故乡有了新的感受。

贵州拥有多姿多彩的山地文明,这让乡村旅游始终没有和文化分开过,在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刺绣扶贫工厂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还让苗绣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商品;在丹寨县龙泉镇羊甲村,银匠王国春结合苗银工艺创造了编丝景泰蓝孔雀,并获得国家专利,年销售6万余件,带动当地上百人参与;册亨布依戏为游客献上视听盛宴并带动千人就业……

贵州各地正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用优势产业、优势单品打造特色产业,培育打造了一批农产品品牌,使农特产品+乡村旅游为百姓创造更多惊喜,让乡村景点人气更加旺盛。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