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旅游
2021-07-27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却面临下降的威胁,广大旅游者对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却面临着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被动局面,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合作市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村民纷纷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甘肃省70%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对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来说,不仅能助农就业和增收,更能够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扶贫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
近年来,甘肃省乡村旅游已经从传统的“赏乡村景、吃乡村饭、住乡村屋”的单一观光体验模式向多元化的乡村度假与农业休闲转变,乡村休闲度假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当地乡村的产业发展、农民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
甘南州委常委、合作市委书记刘永革说,“规划不好就是最大的浪费,好的规划能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只有尊重规划、坚持规划、执行规划,城市的发展才能紧跟时代发展。” 配置景区的优质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景区集住宿、餐饮、文化休闲于一体,既有体验式、度假式的中高端民宿,也有价廉物美的青年旅社;既有中高端文化氛围浓郁的酒吧、餐吧,也有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帐篷餐厅;既有当地民俗土特产的生产销售作坊,也有以马文化为主的文创旅游产品。
2016年至2020年,合作市共接待游客1044万人次,年均增长10.6%;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年均增长12.2%。此外,合作市还承办了“一会一节”开幕式、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进甘南暨“民企甘南行”等大型活动,连续举办了多届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
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部分游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旅游接待地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曾经的加拉尕玛村环境“脏乱差”,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开展“环境革命”后,该村发动群众参与50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200余吨、村内沟渠50余公里、淤泥10余吨,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70余处,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材料50余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规范的乡村旅游开发中,通过深入挖掘、拯救、复原、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原本鲜为人知、已濒临绝迹、不可再生的历史传统得以发扬光大。旅游开发使当地居民认识到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增强了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保护自身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干净美丽的乡村环境能吸引不少游客来参观。“环境整治真的能为老百姓带来实惠,我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致富增收的愿望。”对于优化环境村民说道。乡村环境的改善真的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原生态文化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
保持和突出农村自然特色及其原始、淳朴的风情是乡村旅游景区的基本条件,在规范的乡村旅游开发中,通过深入挖掘、拯救、复原、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原本鲜为人知、已濒临绝迹、不可再生的历史传统得以发扬光大。旅游开发使当地居民认识到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增强了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保护自身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近五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扩大,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大亮点。中国乡村旅游虽然时间很短,伴随规模的快速扩大,转型速度很快,已开始呈现多层次、综合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一批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众多旅游景区中独放异彩。
合作市已启动当周草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下一步,该市将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充分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当周草原生态旅游区、美仁大草原游牧部落体验区、勒秀洮河风情旅游区、米拉日巴佛阁宗教旅游区,积极培育深度体验型、近郊沿线型、景区依托型、观光休闲型等乡村旅游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