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助推旅游转型升级的“丽江探索”
2021-05-20
来源:云南省文旅厅
手机预约、刷脸入园、智慧停车、自助导游导览、一键投诉……近年来,云南省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APP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其中,丽江市以丽江古城智慧小镇建设为抓手,逐步探索旅游管理数据化、旅游服务个性化、旅游景点智能化、旅游安全可视化,以科技赋能八百年历史古城转型升级。
从2013年云南首个智慧旅游信息平台“云游四海”落地丽江,到近几年智慧旅游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严看来,丽江从“满足游客需求”和“旅游市场管理”两方面进行智慧旅游建设的“丽江探索”已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曾艳向广大游客承诺:“任何一位游客,在云南旅游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假日期间,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APP等线上平台,云南省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退货服务,丽江市共受理退货128起,涉及退货金额103.6万元,此举获游客纷纷留言点赞。
“五一”假期,丽江古城内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再度回归。5月3日22时16分,丽江古城瞬时游客人数达72858人,景区立即启动三级预警,通过560个智慧应急疏导广播及27块智能引导屏进行安全提示和人流疏导,确保游客游得“舒心”。
智慧旅游服务让游客“安心游”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预约旅游”成为游客出游新风尚。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4月7日发布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报告(2021)》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景区接待预约游客的比例高达60%,平时也达40%到50%,在线旅游消费总额已达万亿级。
为严格执行“限量、预约、错峰”的疫情防控要求,丽江古城在景区主要出入口安装了人行刷脸闸机,游客只需在线上平台进行实名预约,便可刷脸进出古城。
游客通过刷脸快速进出古城(资料图)。新华网 和红艳 摄
“昨天第一次进景区的时候刷身份证进行人脸认证后,今天又来只需要刷脸就可以进出了,很方便,也不用排长队。”“五一”期间,来自天津的游客李女士为智慧入园体验连连点赞。
刷脸入园只是丽江古城智慧旅游服务新体验的其中一个。在无人售货商店体验人脸识别进店、自动结算的便捷购物;在“游云南”APP实时查看厕所坑位数、厕所定位及使用繁忙情况;智慧停车场实现了车位预约、导航、无感支付;在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等院落,雾幕投影、360度全息投影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加持,重现了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丽江古城着眼于游客吃、住、游、购等方面需求和体验,打造建设了多样化、智能化应用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等为特征的智慧旅游的发展,提升了旅游的便利度,而基于AR、VR和AI推动的“云展览”“数据博物馆”等虚拟体验产品,也让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
丽江古城内的无人售货商店(5月15日摄)。新华网 和红艳 摄
此外,丽江智慧旅游建设也有许多暖心细节。近日,因为父亲意外崴了脚,四川游客陈女士找到志愿者寻求帮助。在志愿者的协助下,陈女士很快在智能急救站借用到了轮椅。“没想到这么方便,刷个身份证就能免费使用轮椅,真是替我解了燃眉之急。”陈女士说。
“从提高游客体验感出发,丽江深入探索智慧旅游建设,让游客从进入丽江到完整的游览过程,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便利。”李严说,在满足游客需求方面,丽江智慧旅游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如何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智慧化管理助推监管效能新提升
智慧旅游建设不仅让游客切身感受到智慧化带来的“潮味”与便利,更为提升丽江服务质量、科学管理旅游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李严认为,在“旅游市场建设”方面,丽江智慧旅游建设秉承了“以科技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建设理念。
“智慧丽江”城市大脑(资料图)。新华网 和红艳 摄
除了问路、找店,在丽江古城四方街的志愿服务亭,工作人员陈海月也会时常遇到游客求助寻找遗失物品和走失小孩、老人的情况。“以前,我们要把相关求助信息发到志愿者、经营者、工作人员的微信群中,主要靠大家的力量去寻找。”陈海月介绍,如今,他们只需把相关信息上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利用视频智能分析系统、智慧广播实现快速寻物、寻人,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利用视频高清监控点实时监控人流,酒吧噪音监控系统实现对酒吧音乐音量超标、超时播放等监管,5G无人扫地车、5G无人巡逻车、5G无人机为景区安全防控、环境卫生提供支撑……丽江古城通过对景区旅游资源的数据化、数字化,形成了集指挥调度平台、综合指挥、智慧安防、智慧厨房、噪音监控、人流量监测、视频监控、智慧环保等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全力保障景区安全、有序。
智慧厕所(5月15日摄)。新华网 和红艳 摄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学斌介绍,丽江智慧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建设过程中也创造多个省内第一,比如2017年率先在云南省挂牌成立了丽江市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畅通游客的退换货渠道;2018年云南省首座智慧厕所在玉龙雪山景区上线;2018年在云南省率先建设了以规范指数、品质指数、体验指数为核心的旅游诚信评价体系等。
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5月15日摄)。新华网 和红艳 摄
“丽江的智慧旅游正从‘要我做’逐渐向‘我要做’转变,从规范化的‘标准动作’向个性化的‘自选动作’转变,从注重‘具体运用’向资源‘共建共享’转变。”李学斌表示,当前,丽江古城智慧小镇建设全面推进,不久前,智慧丽江“城市大脑”一期也正式上线,智慧旅游的发展也主动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在文化旅游版块,城市大脑通过集成票务、游客数据,与景区、涉旅资源进行承载力匹配,帮助管理部门进行预判和调整;实现对旅行社、导游等全流程服务监管。此外,无人驾驶、智慧管理、文旅大数据等运用场景建设正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