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旅融合引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深度文旅融合引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2021-05-14

来源:天津北方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这为天津旅游业在经历疫情冲击后尽快恢复和繁荣兴旺指明了发展方向,即要释放出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巨大潜力,必须坚持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把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旅游产业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借助旅游业发展促进天津城市文化传承和传播,以此增强城市文化自信。通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在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市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增强文旅资源深入整合

天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旅游业发展迅速,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契机,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天津拥有得天独厚的津派文化、港口文化、国际都会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使之与旅游业“一带、三区、九组团”的空间规划和全域发展目标有机融合,是加强文旅深度融合的首要任务。宜全面整合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赋予旅游景区、历史街区和文博场馆以更加浓郁的津派文化氛围,重点突出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渤海之滨”的港口文化特色,把运河沿线、海河沿岸景观带以及滨海新区东疆湾景区打造成休闲旅游经济的亮点。依托近代历史文化进一步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旅游品牌,强化中西合璧的都市文化主题,继续发展五大道、意式风情区、奥城国际商业步行街的观光休闲功能和夜间经济,以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集聚方式点燃特色旅游经济增长点。蓟州区旅游热度近年来持续上升,其自然类景观经营状况明显优于人文类和人造景观类,经营模式单一和高度同质化问题也逐渐凸显,要破解这些难题亟须深入挖掘其地域人文内涵,以人文历史资源的系统性挖掘整理提升自然景观的文化底蕴,结合现代都市生活需求打造特色文化消费体验,从而真正增强蓟州山水的人文品质,使其成为生态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城市后花园。

二、推动文旅产业深入融合

文化和旅游具有共性产业特征,在大产业、大市场、大协同发展背景下形成双向促进关系。“十四五”时期天津文旅产业融合应以提升产业层级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新的融合方式和产业类型,提升文旅产业质量和效益,形成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的良好发展格局。文旅产业融合的重点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相互渗透,一方面要增强旅游产业链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体验需求。另一方面需加快文化进入旅游产业的步伐,推动文物、演艺、动漫、文化创意等与旅游各个细分行业和各个服务环节的深度融合,极大提升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可组织全市国有和民营院团对接各旅游景区,以津派文艺演出形式支持景区打造体验式、互动式旅游项目,既能激发津派舞台艺术的经济活力,也能提升景区景点的人气。其次,文旅产业深入融合主要依托相应市场主体和各种工程项目来实现,因而需要培育一大批既懂文化又擅长旅游经营的文旅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通过项目、产品、资金、技术等多种渠道,推动文化和旅游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融合。再次,数字化科技要素为文旅产业融合提供了新动能,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促进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使天津文旅产业逐渐实现服务智能化、参观互动化、文旅体验网络化,让景区、场馆、名人故居、非遗、老字号等本土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三、促进文旅服务深入契合

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本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也能为外地游客提供便利。部分旅游设施建设是为满足游客消费需求,但也能为本地居民所共享,因而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消费服务具有深入融合的可能性。伴随全域化旅游战略的实施,建设城乡一体、高效便捷、文旅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要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水平,重点推动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私人博物馆、名人故居、老字号或特色民居等,应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激励方式推动逐步对社会开放。完善旅游集散服务体系的文化品位建设,在景区、美食街、商业街、酒店、公共厕所、高速服务区、公路加油站以及自驾营地等旅游服务重点领域,强化城市文化内涵展示,体现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公共服务。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支撑,打造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智慧旅游城市,引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为智能化、便利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

深度文旅融合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它是需要持续用力的长期建设工程,是从科学决策层面和供给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幸福产业进行宏观布局,是适应国内外局势变化做出符合民众期望的深入调整。在“十四五”时期,深度文旅融合必将在新发展格局中焕发出时代风采,在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文化强市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