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造窑湖小镇“山水陶”新生态

“科技+”打造窑湖小镇“山水陶”新生态

2025-10-31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千年窑火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正燃起新的光芒,这座位于宜兴的文旅新地标,悄然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热门度假目的地。

清晨的窑湖小镇,龙窑街的青石板路被晨露轻轻打湿,温润的石板路与雕花的木窗门镌刻着匠人的岁月。不远处,宋窑展馆内游客们通过3D大屏欣赏“遇见东坡壶”的流畅造型,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苏东坡的词。这座规划面积达2万亩、总投资130亿元的文旅旗舰项目,自20241228日开园以来持续升温。

 

在窑湖小镇,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术语,而是可触可感的文化体验。卓易文化推出的紫砂易平台是集“实物+数字版权”于一体的电商销售平台。游客扫描紫砂壶的“数字身份证”,泥料、作者、制作工艺、流通价格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种“数字+”模式,为传统紫砂艺术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采用“数字+”的方式,催生出数字文旅、IP融合、紫砂元宇宙等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紫砂·易”平台通过买实物送文旅权益、版权复刻权益的方式,将文化传承和线下文旅消费有机融合,已实现交易额近2亿元,版权总量超2370万个。

在丁蜀镇东坡书院,数字互动项目让这座古老书院焕发新活力。游客们可以提笔描红感受东坡书法,甚至能体验AI生成诗作。这种古今交融的体验,让千年东坡文化在科技中焕发全新魅力。

窑湖小镇的山水不是背景板,而是体验的主体。鱼鳞坝溅起清凉水花,孩童追逐着溪流中的锦鲤;亲水露营区飘出咖啡香气,年轻人举着紫砂手冲壶品味慢时光。梦幻的蓝色晶溪旁,游客们躲进溪边的露天帐篷,看溪水潺潺,看山间竹林,仿佛进入神秘梦幻之境。

小镇以“窑”文化为主题,将山、水、陶、竹、茶等自然禀赋与苏东坡、梁祝等文化元素相融合。投资3亿元、历时6年打造的大型飞鸟秀,通过258只鸟类展现自然飞行的状态,邀游客共赴《飞鸟之约》,在大自然的奇观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夜幕降临时,华灯初上的窑湖变身光影剧场。夜空成了调色盘,火星落进湖里,和灯光织成银河。云上的小火车开动,窑湖化作流动的画,竹林筛下碎光,秋日的色彩滑过车窗,每一秒都值得装进相册。

 

在窑湖小镇,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融入生活的时尚体验。“我们把紫砂元素植入消费全流程”,项莉芳指着咖啡馆里陈列的紫砂手冲器具介绍,“从民宿定制茶具到市集上的釉彩夜灯,从亲子捏塑体验到‘一杯一生’情侣课程,传统技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融入生活的时尚单品。”

数据显示,这类互动体验项目的复购率高达67%,成为留住年轻客群的秘密武器。

《开龙窑》民俗仪式让游客有机会化身窑主,成为紫砂文化的“见证者”与“传承者”;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窑湖馆中,百余件近现代陶瓷精品向观众展现7300余年制陶历史。

窑湖小镇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上,更体现在对当地经济的全面带动。今年暑期,窑湖小镇以51万人次接待量惊艳长三角文旅市场,其中90后游客占比达35%。日均客流超1万人次,其中90%的游客选择过夜。

游客白天制陶、傍晚逛市、夜晚住窑工客栈,形成12小时消费闭环。每位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2.3天,人均消费突破千元。这样的消费模式真正实现了“一人游玩,全家受益”。

目前,窑湖小镇已带动当地新增23家主题民宿、8家紫砂工作室,创造超1000个正式就业岗位。周边农家乐的土鸡汤、竹海间的民宿,都成了这条产业链上的珍珠。

窑湖小镇拥有丰富的会议会展资源,为小镇探索“文旅+会展”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场景的丰富性,带来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景区内酒店有1300多间客房以及全国首屈一指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还有宜兴文艺新坐标——紫砂圣堂等,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品牌发布生态系统

 

亮相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加之被路易威登官方推荐后,窑湖小镇知名度大增,来自上海的住宿游客占比达到45%。华灯初上,窑湖变身光影剧场。千年制陶的余韵,在窑湖被悄然揉进每一缕掠过肩头的风。游客们参观古老的开窑仪式,沉浸在这充满仪式感的一刻,一同恭迎窑宝,祈愿未来。

这座将科技、山水与陶文化完美融合的小镇,正以创新为笔,书写着千年陶都的文化复兴故事。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