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文旅绘就新图景

山西阳城文旅绘就新图景

2025-09-16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上午10时,山西阳城御书楼广场上旌旗招展,典雅庄重的音乐响起,大型开城仪式《迎圣驾》缓缓拉开帷幕——皇家仪仗的威武气势间,康熙皇帝下榻皇城相府的情景重现。随着城门开启,游客们紧随演员脚步,开启了一场穿越明清的文旅之旅。这座巍峨城墙蜿蜒起伏、古朴院落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正是清代名相、《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

因康熙皇帝两次驾临得名的皇城相府,不仅是罕见的明清城堡式住宅群,更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作为阳城县乃至晋城市首个国家5A级景区,它发挥文旅产业“龙头”作用,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城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会处,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这里自古文风鼎盛,文旅资源丰富,享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阳城古称濩泽,因上古时境内有大泽而得名,唐天宝年间改名为阳城,沿用至今。这片土地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伏羲在析城山推演历法,商汤在桑林为民祷雨,嫘祖在花石沟教民农桑。

皇城相府景区是阳城旅游的龙头。这座明代城堡式建筑群不仅是陈廷敬的故居,更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而名声显赫。如今,皇城相府已从“单点景区”升级为“大景区”集群——涵盖六大景区、七座酒店、百余家民宿客栈,融城堡、山水、田园于一体。

紧邻皇城村的郭峪村,同样拥有独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建筑。为激活这一“潜力股”,皇城相府集团主动出资,对郭峪古城进行修缮、改造与提升,完整保留明清以来的生活情景,实现“古堡活化”。郭峪村紧扣“烟火气、夜经济”定位,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实景演艺、黄金沙滩等夜间游乐项目。村里改造多间明清院落为特色民宿,还整合160户农家乐,推出“山与谷”家庭民宿品牌,通过统一提标、统一运营,让游客“留下来、住得好”。

郭峪村的蝶变,是阳城打破“单点旅游”局限、构建全域旅游格局的关键一步。近年来,阳城县以“悠然阳城”为核心品牌,将全县视作一个“大景区”统筹规划,确立“一核两带四区”空间布局。这一布局以公园山城为内核,以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太行一号融合发展示范带为枢纽,以皇城相府、洎水湾、茱萸湾、析城山精品片区为支撑。

 

为让规划落地,阳城将城市与村庄、山水与田园、文物与文化、民居与民俗纳入文旅大盘,编制专项方案,确保空间立体协调、风貌整体统一、文脉延续传承。到2025年,阳城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内各乡镇A级景区全覆盖,实现阳城全域处处是风景。目前,阳城已拥有15A级、54A级、153A级景区,A级景区数量居山西前列。

阳城县坚持“路、景、村、业”一体谋划,推动“旅游 ”向“ 旅游”转变,促进文化、农业、林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在崇山峻岭间的横河镇横河村,2021年围绕晋城市“百村百院”工程打造“动感骑栖小镇”,涵盖骑行、旅游、农业、康养、文化五大板块。20255月,第八届山西阳城“析城山”全国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在此开幕,11个省、自治区的选手齐聚盘亭河畔,让“动感横河”“水墨横河”声名远播。

暑期的蟒河景区,则是阳城“清凉文旅”的代表。沿蜿蜒步道前行,两侧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如天然“降温池”,孩童嬉戏、大人观景,林间跳跃的猕猴更添野趣。为丰富体验,景区启动“放歌蟒河 奇幻畅游”山水旅游欢乐季,以一条主线串联八大主题活动。

为满足游客参与性需求,阳城推出多款沉浸式旅游项目。互动体验类包含2场大型实景剧、3场开城仪式、5场沉浸式情景剧;打卡跟拍类在沁河沿线设置9项带妆巡游、26个打卡点,开发5条汉服跟拍线路。

 

赛事创作类沿太行一号规划8条骑行线路、23条徒步线路,建成4个垂钓场所、4个书画写生基地及1个水上运动中心。同时,依托人文资源确定“神话阳城、古堡阳城、红色阳城、康养阳城、悦动阳城”五大支撑体系,保障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阳城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地方特色的远古文化、进士文化、红色文化、非遗等一系列文化内涵,扎实推进非遗演艺进景区,大力开发文创产品,为旅游植根铸魂赋能。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天官王府、砥洎城都精心打造了实景演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这里成为《康熙王朝》《一代名相陈廷敬》《白鹿原》等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生态“动”起来,文化“活”起来,旅游自然“热”起来。2024年,阳城接待游客超41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9%19%。截至20259月,阳城县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77.6万人次,综合收入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4%21%,连续7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如今到阳城,星级宾馆酒店、特色乡村民宿、快捷商务旅舍应有尽有,可以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这座满含山水灵韵与人文底蕴的小城,正以全域文旅为笔,持续书写“悠然阳城”的新篇章。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