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列点燃暑期文旅热浪
2025-07-28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一票畅游多城,铁路网络正编织着中国旅游的全新版图。2025年盛夏,这样的场景在中原大地已是常态。郑州铁路局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周末高铁上座率同比提升42%,其中2小时内的短途线路占比高达78%。
当G2025次列车从郑州东站驶出,窗外景象在36分钟后切换为洛阳龙门站的仿唐屋檐,这种时空压缩的魔力正在重塑中国人的假期出行方式。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全国多地“铁路+旅游”的深度融合模式迎来爆发式增长,特色专列成为激活文旅市场的新引擎。
这个暑期,铁路部门根据不同群体需求,量身定制了多样化旅游专列产品。7月27日,国铁乌鲁木齐局结合南北疆地域特色,计划开行 “天山号”“新东方快车”等特色旅游列车28列,助力南北疆乡村旅游。
在黑龙江,国铁哈尔滨局面向省内亚布力、伊春、抚远、漠河等方向开行13趟特色乡村游旅游列车,让游客深入体验田园风情。
银发族成为专列服务的重要受益群体。截至2025年7月底,“齐鲁之星”银发旅游专列已开行20趟。这趟从青岛出发的专列,载着老年旅客经疏勒、哈密等地到达乌鲁木齐,车厢内旅客共读《我的阿勒泰》,交流对新疆风光的憧憬。
未来两个月,山东还将开行6趟银发专列,包括直达内蒙古通辽的草原7日专列游。
研学专列则承载着青少年的求知渴望。7月17日,“好客山东·齐鲁1号”之“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载着20余名青少年开启研学之旅。7月以来,每周都有依托“齐鲁1号”的研学活动,线路覆盖泰安、淄博临淄、济宁曲阜等地。
云南铁路则创新服务文体活动,于7月26日开行昆明至玉溪球迷往返专列,采用“点对点、一站直达”模式,方便球迷观看中超联赛。今年云南铁路已开行球迷专列、赏花专列等共计26趟,服务范围覆盖旅游、商务、赛事等多场景需求。
“高铁+旅游”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重构了旅游体验。汉十高铁串联起武汉、襄阳、武当山、神农架的“黄金旅游线”,让鄂西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走出“深闺”。三段行程一票通用、9天内灵活使用,单人次比单次购票节省30%以上费用。数据显示,仅今年7月上半月,3.9万名旅客乘高铁抵达神农架,印证了“便捷+实惠”组合的强大吸引力。游客可以上午在武汉登黄鹤楼、品热干面,午后乘高铁到襄阳逛古隆中,次日赴武当山赏云海,真正实现“一票打卡多城”。
新开通的高铁线路更带来显著变化。7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长沙段全线贯通满月,日均到发旅客超2.8万人次。而同日迎来开通满月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日均到发旅客逾4.3万人次。这条线路将黔江区与重庆中心城区的通行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形成了“上午濯水品鸡杂,下午长沙逛橘子洲”的跨省漫游新体验。
“铁路+旅游”的带动效应远不止景区游客量的增长,更在于激活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今年上半年,鄂西片区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8%,其中非景区消费占比提升至52%,标志着旅游经济从“门票依赖”向“多元增收”转型。
在渝东南,沿线地区抓住高铁开通机遇,密集推出“高铁+文旅”举措。南川区旅客凭15日内高铁票,可享金佛山、神龙峡景区免门票;武隆区推出155元高铁Pass卡,涵盖仙女山、龙水峡地缝等景区。高铁效应持续释放,渝东南“快旅慢游”新格局加速形成。彭水蚩尤九黎城通过非遗展演、灯光秀等活动提升体验,九黎大酒店住宿率增长20%;武隆归原小镇“深秋里”民宿每日往返高铁站接送客人,客流显著增加。
在山东,各地政府为“齐鲁1号”旅游列车提供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泰安发放30万元“乐游泰山”惠民消费券,16家景区推出折扣优惠;淄博19家景区与“齐鲁1号”联动,游客凭车票可买半价门票。
各地铁路部门与文旅机构深度合作,打造无缝衔接的旅游服务体系。国铁上海局合肥直属站在巢湖东、长临河等站设立旅游集散中心,开行高铁站至景区直通车,带动巢湖姥山岛等景区暑期游客量预计增长25%。
为提升游客体验,各地创新服务模式。洛阳老君山脚下的民宿推出“高铁票抵房费”活动,信阳南湾湖鱼馆开发“下车即上桌”的预约系统,青岛啤酒博物馆开通“末班车特惠票”。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这类微度假每年为沿线城市带来超300亿元的综合收益。
文化体验的深度也在高铁时代得到提升。在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AR导览眼镜让游客在30分钟内穿越十三朝古都;恩施土家族糍粑制作、日照黑陶烧制等非遗技艺,开发出适配高铁游客的1小时深度体验课。
高端旅游专列更将体验推向新高度。2025年“南方列车·潇湘号”旅游专列全年班期已发布,6月25日全国首发,设有双人、三人、四人间,引进“五星级酒店式管家服务”和“五星级旅行社金牌导游服务”,配备医疗、旅拍等随车服务。随着一趟趟特色专列飞驰而过,交通动脉与文旅资源双向赋能,让“坐着高铁游中国”成为这个夏天最富诗意的出行方式,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