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推进非遗进景区,让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
2020-05-08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今年五一假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南安阳跑帷子在汤阴羑里城景区广场上演,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羑里城景区也因跑帷子展演“火”了起来。威武壮观的场面、震撼人心的气势、变化多端的阵形、响彻云霄的锣鼓、独具特色的服饰,令游客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据介绍,作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跑帷子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形于秦汉,盛于宋、元、明、清和民初,是一种由古代战争衍生出的广场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具有古代战争和民间祭祀活动的双重特点,是豫北一带影响力、渗透力极强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历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近年来,河南安阳市以文旅融合为重点,积极推进实施非遗进景区工作,推动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元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助力非遗“活”起来、景区“火”起来,全面提升了安阳的旅游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3月31日,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暨“老家河南”美好春游季(林州站)启动仪式在安阳林州市举行,活动现场的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成为一大亮点。在赵氏泥人展位前,参与活动的网络达人看着反映修建红旗渠的泥塑作品,一边拍照一边咨询,兴趣盎然。70多岁的泥塑非遗传承人赵会文说:“我希望人们通过我的泥塑作品了解红旗渠的过去,用古老手艺传播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剪纸非遗传承人靳林峰则在剪纸作品《老家河南》中,融入了红旗渠、洛阳牡丹等多个河南文化元素,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去年在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大门前上演的第三届晋冀鲁豫四省传统戏剧展演活动中,山西和顺晋剧、信阳光山花鼓戏、山西孝义碗碗腔唱段、商丘四平调、内黄坠剧和莲花落,以及埙、箫乐器表演等,收获了现场群众的阵阵叫好声。
而今,安阳市已将非遗项目宣传纳入景区宣传板块,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及重要活动日,在景区开展传统表演类非遗项目展演。有的景区还设立非遗工坊现场展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增强了游客的互动体验感,也拓展了非遗传统手工艺品进景区展销渠道。
“我们正持续推进非遗进景区工作,力争让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非遗科负责人郜艳红说,非遗项目已成为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品位、游客人气的重要元素,旅游景区也正成为保护、传承非遗技艺的重要平台。